爱去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九百九十三章 战略的差距(第1页)

对于北洋跟西北的差异,袁世凯知道一些,却没有那么的深入,这是两个不同体制的问题极品小农场最新章节。此时此刻,做出了艰难的决定,正带着手下所有的亲信,匆忙赶往包头的袁世凯不会去考虑太多。可接下来,随着袁世凯的决定,甚至为了这么一个决定付出的行动,一场影响深远的大幕,就此拉开,这个因为这一个阅兵,而开启的第一个变数,就此拉开,改变了20世纪初整个中国政治格局,在后世,被无数的专家学者所看重和研究,不少人把那一次阅兵设立为胜利大阅兵,就是如此,一个看起来普通的阅兵,居然造成了两大集团的不同反应,掀起了中国统一的步伐,奠定了中国崛起的根基,从这一点上,怎么评价这一次胜利阅兵都不为过。

后世有无数的学者研究,当时的袁世凯和杨元钊的心理,为了他们两个人当时的选择,做出了很多大部头的文章,加起来有一个人的身高了吧,可是无论是谁,采访到两个人之中的任何一个,说的都非常简单。实际上,两个人的选择很简单,袁世凯一直都非常的警惕,西北,在关键的时刻,没有按照日本人的想法去做,而杨元钊更加是,一旦接到了袁世凯的信号,立刻展现了西北的肌肉,一下子,促成了这件事情。

这一列专列,没有在北京站停靠多长时间,列车运行图。在知道了袁世凯要来之前,就已经固定下来了,在这个时间段。会给他们一个单独的运行空间,不停留,或者少停留,到达西北,这中间牵扯到的路线调整和时间调整众多,也就是西北铁路局这样成熟的铁路网和发达的无线电,才能够做到这一切。

平时列车的车速。大概在60-80公里每小时,客专上面。也跑过100公里以上的,但是很少,只有像刘澍,或者杨元钊出行。才会考虑调整线路,让线路的平均时速达到130公里左右,甚至在陆上,周围的50公里,甚至70公里之内,没有任何的车辆。

这等于是在铁路运行图上面,空出来了一个巨大的空间,由此造成的影响巨大,可是对于领导人来说。是可以享受这个特权的,在过去的几年之中,类似的调整。已经好几次了,这一次,机缘巧合,落到了袁世凯的头上。

袁世凯和他的随员数十人,被引入到了两节专门的车厢,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包间。只不过袁世凯的亲信和护卫们,他们没有选择包间。而是跟随着袁世凯,被引入了跟刘澍等西北高层一样,专门为了高层领导人准备专用车厢,这里不但拥有着强大无线电通讯能力,位于车厢中部的大型无线电台,可以全程无忧的联系到西北任何一个无线电节点。

开放了专列,运输袁世凯前往西北,并不代表开放这样的全国系统的指挥系统,事实上,这个系统是被关闭着,只留下了一个值班人员,厚重的铁门和独特的设计,对于车厢不熟悉,并且不会在车厢之中乱跑的袁世凯的部下,不会发现。

通讯能力之外,装甲列车的两侧,还有两节真正的铁甲车,甚至有203火炮,这样的陆军大杀器,即便是一个团,甚至是旅,对于专列进行攻击,都可以凭借着装甲列车,守卫一段时间,等待援军。

两节装甲列车之外,本身专列的的防护能力,也比较强悍,比如说车厢下部,最少有35厘米厚度战舰钢板,足以抵抗大量炸yao的攻击,这种跟战列舰上面使用的一样的特种装甲钢,是列车安全性的根基。

火车是远距离行进的最佳的武器,能够对付火车的东西也多,最大的一点就是炸yao,历史上,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,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日本人的做法去做,而在皇姑屯,被日本人炸死,也因为他的死,本身实力强大的奉系军阀,成为了纸老虎,不但在接下来的中原大战之中,被摆了一道,白白出力,什么都没有得到,更是在1931年的时候,彻底的失去了东北,而日本人只是动用了一个师团的力量,就让百万关东军落荒而逃。

千里铁道线,要想做到绝对的安全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,装甲列车出现的第一时间,就装备了领导人的专列,而袁世凯乘坐的这个,也是留在北京站的一列特别列车。

袁世凯等人刚刚坐定,列车汽笛长鸣,庞大的蒸汽机在蓄积力量,哪怕还是最强悍的蒸汽机,也无法的改变蒸汽机固有的问题,在启动之前,必须要预热,哪怕西北的新式蒸汽机,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,初期蒸汽蓄积过程也会耗费不短的时间航空梦。

好在这个时间很快就过去了,蒸汽机蓄积了足够的蒸汽,煤炭燃烧蒸发水变成蒸汽,然后灌输到蒸汽机之中,粗大的传动杆,不停的移动,越来越快,充沛的动力拖动着只有8节火车,快速的前进,远比普通的20多节的车厢小的多的专列,在充沛之极的动力之下,速度很快就加快到了最高。

袁世凯看着身后,不停向后的树木,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,这个火车的速度太快了,袁世凯不是没有做过火车,当年入关火车,用几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,慢慢悠悠的晃悠,一天下来,也差不读偶有千里,这已经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了,入关铁路成为了清政府的一个不小的财源,甚至一部分的利润还支援了京张铁路。

科技,姑且可以这么说吧,从旧时代走来的袁世凯,还是相当的不习惯,不过火车的速度着实是越来越快,从京张铁路的40公里以上,到后面,包头普及铁路的时候,铁路的时速达到了惊人的60公里以上,这如果按照24小时来开行的话,一天最少是1500公里,也就是旧时所称的3000里,日行千里已经是千里驹了,步兵们每天50里已经称之为神速了,火车的出现,极大的改变了大范围的转移。

可是今天所坐的这个列车,明显是不同的,布局不同,装饰不同,就连这个列车以袁世凯根本就没有见过的速度的开启了的,看着身后的树木,袁世凯就知道,这列火车的速度,应该是比他所坐过的,最快的火车速度还要快的多。

火车居然可以得到如此的速度,就算只是60公里的一倍的话,会达到120公里,24小时下来,岂不是快3000公里,3000公里,够得上从的北京南下广东了,整个中国都穿行过去了,这才是真正的神速。

什么时候,西北居然在铁路上面,也有这么大的进步,到底是什么早就了西北的崛起,是科技么?袁世凯忽然的感觉到,似乎之前看明白的东西,现在反倒是不明白了。

高速的列车,很快来到了距离北京最近的站点,看看怀表,袁世凯再一次肯定了列车的速度,作为一名军人,特别是执掌北京权柄这么多年的军阀,他对于北京周围的情况,还是多多少少的有些了解的,以这个速度,稍稍计算,火车的速度,达到了平均130公里以上,这已经不是跑了,而是飞了。

远远的,似乎可以看到,这个小城的建筑物的,车站,可是火车连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,速度没有继续再加了,可是也没有减,周围的数目,包括铁路两边的建筑,行人,都以极快的速度快速的向后,显然,这是要越过这个城市。

越过城市,要怎么越过,难不成,城市的铁轨都清理过了,在思考的时候,列车快速的通行了小城,不是向袁世凯印象的那样,直接从小城的繁忙的铁路线上越过,而是中间道路上呼啸而过,两个展台之间的三条铁道,袁世凯终于明白了,其中最中间,不能上下车的那一条铁路的作用了,就是为了这个而准备,在不需要的时候,可以不用停车,只要前后的铁路线,没有火车阻挡它,他甚至可以不管这个站台有多么的繁忙,就可以呼啸而过。

袁世凯感受着列车的速度,这一趟车没有停靠出北京之前的那个小城,居然一个车站都不停,袁世凯哪怕再怎么的无知,也知道,火车是要停靠车站,哪怕是在怎么的快速列车,从北京到包头,最少要停靠6到7个车站,现在这么一个不停的情况之下,很可能是专线,直接为他安排的专线。

一想到自己一首控制的北京城,这个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,经营了超过20年的大本营,居然还有他袁世凯都不知道的秘密,一个他从来都不知道的站台,一个他从没有见过的火车,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这里,铁路,工业,甚至是士绅,再或者北洋军中,又有多少人是西北发展的,而且有多少人,是西北潜藏起来的棋子。

突然,袁世凯脸色一边,喜怒不留于形的他,甚至失声的骂了出来,因为他终于想到之前一直都隐隐担心,却说不上来的在哪里了,不是西北的百万大军,也不是西北强大的工业能力,而是跟铁路有关的那个。(未完待续)

热门小说推荐
重生八九年代

重生八九年代

还记不记得那个青春如歌的八九年代,还记不记得那个岁月如歌的八九年代,灰色的年代,充满欢声笑语的年代,遍地黄金的年代。重生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岁月里,张真一这样说你好,八九年代!你好,属于我的年代!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八九年代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!...

总裁婚不可测

总裁婚不可测

夏初嫁给乔煜森的时候,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说‘你怎么嫁给他了?’‘他是一个废柴好不好!’‘要权没权,要势没势的!’,婚后三年的某个晚宴上,当夏初挽着乔煜森出现的时候,大家都凑上来对她说‘乔夫人眼光真好’‘乔夫人真是慧眼识英雄’...

绝色女总裁的贴身保镖

绝色女总裁的贴身保镖

身世神秘的高手回归都市,目的只有一个泡到自己的女总裁未婚妻。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,我的原则只有一条,那就是生死看淡,不服就干!...

造化自然

造化自然

造化自然是仙武大圣写的仙侠修真类小说何为造化?造之一字是为创造,化则为变化也,世间有一功法名曰造化天经其内蕴含造化之玄妙!且看少年杨天如何凭此功法逆天而行,修造法,掌化术,入九幽,踏清天,屹立世间巅峰。大道三千,我掌造化!!!...

万界最强二师兄

万界最强二师兄

五百年前,有神告诉我,陪一秃子远行西天,可与嫦娥再续前缘,我信了,走了一遭可悲可笑取经路。五百年后,我成佛了,你们告诉我佛者,无爱。我哭了,我去叫那猴子起来,陪我大闹天空,你说阿弥陀佛,佛者慈悲为怀。我去向那秃驴告状,你徒弟受到欺负了,你说阿弥陀佛,佛者众生平等。我去叫那憨厚傻子向王母奴婢告白,你说阿弥陀佛,佛者色即是空。我愤怒,我斩妖除魔,我被佛神所害,你们笑我魂飞魄散,我却二魂归一,重生于世!我本是那无情无爱的鸿蒙紫气,却有一日携你飞上月宫,因你化形,缘你成神。朱晨桓突然惊醒,满脸惊容,双眼骇然ohno!别人重生变成龙,我却变成了猪八戒!...

千棺栈道

千棺栈道

我的养父母在去世之前留给我一封信,让我每三年搬一次家。这似乎是让我在躲避着什么。开在山洞里的神秘祠堂,布满棺材的环形栈道,不停冲锋的诡异阴兵,悄无声息的大脸尸胎当大伯和二伯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,我才终于明白那封信真正要说的是什么。...